「决胜全面小康」高坪:产业扶贫遍地花
心随674 发表于:2020-12-3 14:52:5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623
在脱贫攻坚中,高坪区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性工程,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创新产业扶贫模式,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初冬时节,在阙家镇玛瑙村脱贫奔康产业园内,一个个拳头大小的黄澄澄柑橘挂满枝头。20余名村民正在园内为果树铺设地膜,干的热火朝天。





“目前,柑橘产业园只有少量果子可以采摘,大部分果子要到1月中旬后才是最佳采摘时间。”玛瑙村驻村工作队队员阳东升介绍说,预计今年产果可达100万斤以上,年产值达400万元。
阙家镇玛瑙村种植红桔已有70余年历史,但由于散户居多,一直未能发展成为产业。2015年,玛瑙村陆续引进业主,流转土地1200亩,建立脱贫奔康产业园,种植脐橙、大雅、春见、沃柑等优良品种。通过产业扶贫,让柑橘真正变成了贫困群众的致富果。
脱贫户周大明就是受益群众之一。“我流转了10亩左右的土地,再加上产业扶持基金等各项政策,一年能有上万元收入。” 周大明坦言,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脱贫致富,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依托柑橘产业,玛瑙村47户贫困户、157人于2018年全部脱贫,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2300元上升到现在的9000余元。
走马镇小武场村通过建立1200余亩蓝莓冰糖李产业园,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入园务工等方式,吸纳群众进产业链实现稳定增收,2017年全村66户、190名贫困人口顺利脱贫。
红星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小平介绍说,“每年园区吸纳务工人员上千,支付工资40万元左右。脱贫奔康产业园让村民们切实享受到了产业发展的红利。”





小武场村驻村第一书记李金坪感慨:自从村上有了致富产业,村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好了。实践证明,产业发展是脱贫奔康的务实之举和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
近年来,走马镇深挖生态、区位和资源潜能,招引人才返乡创业,引进业主发展产业,实现了“绿色产业全域覆盖,贫困人口全面覆盖”的目标。2019年, 走马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00余元,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12.5%,并于2020年5月入选2020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目前,高坪区已连片发展各类脱贫奔康产业园103个,实现贫困村 "村村有园"、贫困户 "户户入园",并通过“飞地扶贫”、入股分红、返租倒包等模式,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
高坪区扶贫开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对已有的脱贫奔康产业园加大日常管护和提档升级力度,同时大力实施产业振兴工程,实现产业全域发展、无缝覆盖,不断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配套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储藏物流体系,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带动全民大幅增收,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高坪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陈洪霞 报道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