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整洁的道路,在不断拓宽和延伸中拉大着城市骨架;鳞次栉比的高楼,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气息;绿树成荫的公园绿地,彰显着城市的无限魅力……这一幅幅“天蓝城美人欢颜”的实景图,是顺庆区精心打造宜业宜居城市的最佳注脚,更是该区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发展成就最生动、最真实的体现。
航拍顺庆城区
重温奋进历程,顺庆,经历了一场场破立并举,新旧动能迭代更替。
看得见 临江新区活力四射
一幢幢红黄相间的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宽阔的校园广场、翰墨飘香的教学大楼、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功能齐全的艺术大厅、科学现代的田径场、条件优越的学生公寓、窗明几净的环保食堂……漫步在临江新区第一所公办高中——南充高中临江校区,郎朗读书声在大营山麓响起,处处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景象。
北部新城一角
“以前这片好荒凉哦,现在好了,医院有了、公园也建起来了、路也宽了,特别是南充高中修到这里后,周边的楼盘瞬间暴增,人气也旺起来了。”顺庆区 荆溪街道居民贾世平送完孙子上学,闲来无事,便沿着学府大道散步,看着大道两旁塔吊林立,高楼鳞次栉比,地面车辆穿梭,一派繁忙景象。“三年的时间,变化太大了!”贾世平感慨万千。
从昔日的“冷迷秋眼”,到如今的繁盛活跃,荆溪片区的变化要从2017年说起。
区委六届五次全会上,该区确定了都市东线、产业中线、田园西线“三箭齐发”的城市北拓计划。其中,现代都市东线以嘉陵江、府荆大道为轴,串联沿江开发,荆溪片区正处于东线发端。
思路已经明晰,落实方显能力。2018年9月,顺庆区决定在顺蓬营公路改造的基础上,破除柳树垭隧道,建设学府大道,打通发展的“瓶颈”。开山凿石,削峰填谷。历时9个月,2019年6月,隧道訇然中开,这条分界线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条长13公里的标美大道。
学府大道
“没想到隧道破除后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搬罾到市区只要几分钟了。”看着眼前的变化,就连在顺庆创业的浙江台州人刘世元也感同身受,他2012年就到搬罾经营农业,亲眼见证了顺庆这两年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通交通壁垒,实现荆溪、搬罾连片发展,区委的决策非常科学。”在区交通运输局局长黄俊看来,经济发展,交通先行,柳树垭隧道成为阻碍片区发展的“桎梏”。究其原因,在于柳树垭隧道仅有双向四车道,隧道两端,府荆大道和建设中的顺蓬营一级公路顺庆段均为双向六车道,隧道无疑成为道路“瓶颈”。
都市东线强势崛起,产业中线士气如虹。
驾车沿着潆华大道由南向北行驶,片刻之间,一座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城”呈现在眼前,这里便是悄然崛起的南充高铁商务区。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主要规划建设火车北站站前广场、238米高的“双子塔”,并配套建设集会议中心、品牌商业、星级酒店、文化娱乐街区、孵化产业园区及高品质居住社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现代化新区。其中,“双子塔”建设项目是其标志性建筑,总投资约13亿元,总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高度238米,建设地上46层、地下2层的超高层地标建筑。目前,该项目主体已封顶,正在进行二次装修。
南充高新区一隅
毗邻高铁商务区的则是南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截至目前,园区面积拓展至14平方公里,入驻企业300余家。2020年,高新区营业总收入546亿元,增速5.7%,实现利税7.82亿元,增速1.42%,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7月24日,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南充临江新区,占地面积398平方公里,涉及顺庆区荆溪、搬罾、金台、潆溪、渔溪等8个乡镇街道,188平方公里,占据半壁江山。新区发展定位为建成成渝北翼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区、国家产城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区、嘉陵江流域绿色发展引领区、四川东向北向开放合作新高地。作为临江新区“主战场”,顺庆区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谋划了“两翼齐飞”“三核共振”“五路并进”的发展思路,统筹推进基础先行、城市拓展、产业培育、生态保护、民生改善,打造先进制造业聚集地和生态圈,高品质宜居宜业地。此前该区谋划推进的东中西三线城市北拓计划无疑为临江新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随着学府大道、通江大道、诚勇路、卓越路、212国道改线等建成通车,临江大道、顺兴大道、高新大道、滨河路、华新同公路加快推进,新区路网得到纵深拓展,吸引了恒大、鸿通、碧桂园等众多开发商参与开发建设。华讯方舟、中科九微、南充凯普松等高科技企业抢滩入驻……随着北部新城建设加速推进,规划、交通、配套等向北聚集,新城拓展面积21.8平方公里,一座具有国家气场、巴蜀气派、山水气质的现代新区呼之欲出。
摸得着 老城区焕发新生机
9月26日早上7时许,19路公交车驾驶员邓志东从南充火车站出发,沿着改造后的铁昌路、和平西路……开往终点站高坪凌云山风景区。宽敞整洁的路面、沿途焕然一新的建筑立面让邓志东在开车时心情都要舒畅得多。
“顺庆城区近五年简直是一年一个样。”生活在顺庆的邓志东见证了城区的变化,特别是他家门前的石油东路就是最好的例证。“过去石油东西路就跟乡镇道路一样,路面窄不说,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电线东拉西挂,出门就看到车辆堵成一条河,完全不像一个城市应有的样子,简直就跟火柴版的乡镇场镇差不多。”提及过去,邓志东感慨颇深,他说,现在将原来的双向两车道拓展成双向六车道,且沿途没有红绿灯,比原来通畅多了,而且沿街房屋风貌也进行了整治,主城区的大城格局瞬间凸显。
做实里子,也要做优面子。顺庆区在道路改造提升时坚持从地下到地上,将沿街建筑风貌整治纳入道路提升改造范畴。“实施立面改造,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但更重要的是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顺庆区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改造过程中,根据沿街建筑总体风格、各街道所在区域的功能设计,或清新跳跃,或沉稳厚重,或简约明快,各条街道突出一至两个主色调,再实施局部变化,穿插打造,改造后的老街焕发出新的生机,更是大大刷新城市的颜值。
改造后的石油东西路
石油东西路提升改造只是近年来该区旧城更新的一个缩影。顺庆,作为南充核心城区,6平方公里的老城,常住人口超过21万。人口密集、交通拥堵、配套滞后……城市不堪重负、问题重重。消除城市顽疾,破解发展难题,六届区委审时度势,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新城拓展与旧城更新双措并举。
改造后的宁安巷
说了就算,定了就干,自2017年以来,该区实施了最大体量的城市修复改造、最大规模的城市会战。截至2020年,石油东西路、西华路、白土坝路、潆华大道、果城路、育英路等17条标美大道相继建成,西华路、滨江大道综合改造更是获评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奖项“鲁班奖”;宁安巷、北星街等28条背街小巷提档升级;胜利路、长征路、和平东路、莲池路等70万余平方米城市建筑风貌完美呈现;正兴街、栋梁路、铁明路等近10条断头路被打通;10余个棚户区改造启动,数十万平方米危旧房实现拆除,上万户市民实现了“蜗居”到“优居”的华丽转身。
享得到 乡村面貌华美蝶变
9月27日早上7时,顺庆区李家小学教师杨琳像往常一样,乘坐幸福3路公交车从城北汽车站出发前往学校上班,8时许,准时到达目的地。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是免费乘坐“幸福”公交。
“以前做梦也没有想过坐车还可以免费。”杨琳告诉记者,她家住玉带路某小区,孩子正在上高一,为了辅导孩子的学习,她每天都在学校和家之间辗转,虽然交通比较发达,单程车费7元,一天下来也就14元,但长期下来,一年车费需要2000多元。“现在乘车免费为我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杨琳感激地说,区委、政府真是给力,不仅开通了农村幸福公交,让农村学校的学生吃上了营养的免费午餐,现在连农村教师也可以免费乘坐幸福公交上下班。“能够作为顺庆的一名乡村教师也是如此幸福。”杨琳如是说。
生活在顺庆的城乡居民,幸福远远不止于此。
垂钓、采摘、休闲……随着观光农业的发展,渔溪镇渔溪桥村、元坝子村成了当地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渔溪生态旅游
“这几年公路越修越好,村里面的土路都硬化了,‘幸福公交’也开到了家门口,越来越方便了,我们村搞起了产业,好多人都在沿路的街上做起了生意,日子越过越红火。”提及如今的渔溪桥村,村民兰云贵边走边和记者分享这几年农村公路村村互通给他们带来的便利,以前,村里小路崎岖泥泞,老百姓都靠种粮为生,连解决温饱都成问题,因此,渔溪桥村还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现在不一样了,房前屋后干净清爽,道路宽敞整洁,不少城里人趁着周末来我们村赏景游玩,感受新农村的美好,也有市外的游客前来休闲观光了。”兰云贵说。
幸福公交
“农村道路的修建、硬化和畅通,像连心桥一样把党委政府和老百姓连接到了一起。”在该镇党委书记熊挺看来,交通路网的建设,不仅缩短了村与村、镇与村之间的距离,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更增进了群众的相互交流,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路为媒,以美为介,随着该区加大农村路网建设,解决好群众“出行难”问题后,公路建设不断深化与提升,衍生效应不断显现,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过产业发展稳定增加收入,真正实现了“路通是福,路通即富”。李家的李子、葡萄、中药材等,渔溪的有机蔬菜基地,共兴的畜禽养殖、金台的猕猴桃等,通过一条条农村公路,运输到了天南海北。截至2020年,全区共有公路总里程约1711.871公里,其中通乡道14条96.729公里、村道1381.857公里,产业路、旅游路约50余公里,城乡“半小时经济圈”交通路网基本形成 。
“一砖一瓦系民生,一路一桥总关情。”城乡基础设施作为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与每一位老百姓生活都息息相关。
近年来,该区大力推进城乡公交、集中供水、医疗卫生、治安联防、环境整治“五个一体化”,行政审批、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创业、文化服务“五个均等化”,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面貌,形成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样板,城乡居民生活发生显著变化,幸福指数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