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文艺」第19期:游记节选之登泰山,作者:何文明
当当当当裤裆坦 发表于:2020-12-4 12:08:3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01


中国共产党营山县委员会宣传部 主管

营山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第19期




登泰山

文 / 何文明



泰山古称岱山,又名岱宗,为“五岳之首”。历代帝王都把泰山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每逢登基大典,便来泰山“封禅”,“祭告”,刻石记功。先秦时期,竟有72代帝王封禅泰山,只有帝王才能封禅五岳之山,其余大小官员是没有资格的。

泰山以道教为主,它渊源于古代巫术,是中原汉族人固有的土生土长的宗教。战国时,就有方士黄伯阳修道于此,唐代进入鼎盛时期,吕洞宾三至泰山,西王母也久居于此,宋真宗时,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大帝”泰山老母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至今还保存完好道教庙宇20余处。



登泰山,现在除了登山之路外,还有索道可直上。我选择了艰难之道,从红门———中天门———南天门———玉皇顶的步行道。早上七时半就赶到了泰山脚下的起点红门。正好与一对青年夫妇姜正华、李蓉(江苏昆山人)同行。由于兴致高,一口气,过了万仙楼、斗母宫、柏洞。



那柏洞就是两旁的柏树高大、古老、蓬封成如一隧道洞似的,人好像在这柏树林的洞中穿行,取名柏洞恰到好处。不到一小时就到了壶天阁,才觉得饿了,我歇下来吃了点心,喝足了水。一路上见到古迹不少,主要是文人墨客的崖岩石刻,而鲁国公程咬金栽的四棵槐树距今一千三百多年了,很是受人抢眼,有一棵古槐树倒下横在路上,人们从其下面通过,都不得不对枯木细细查看一番,然后记录下鲁国公栽树的记事牌。其余三棵斜插蓝天,也是枯木,对老程鲁国公肃然起敬。称赞他当年栽树,美化环境的善举。经石峪是佛教的瑰宝,因在一缓石坡上刻有《金刚经》乃为北齐时所书。被誉为“大家鼻祖”、“榜书第一”,传为唐僧取经归来,于此石坡上凉晒经文,佛经文字遂印于石上之说。



“壶天阁”亦称“升仙阁”,始建于明,传道士施存常悬一壶,夜宿壶内而得名。从此处继续往上步行就是回马岭、步天桥,此处有一瀑布,吼声彻天。再上爬就到了中天门,也就是二天门,上泰山需经三重天门。从这既可继续爬山,也可乘索道到南天门。从南天门继续往上爬即到云步桥,其桥地势高,如在云中步行之谓。再上面就是望云松,其似黄山之迎客松,其松张开枝杈,像把大伞,向山下张望,意即望人来之意。过此即是著名的泰山之标志十八盘,其最上处南天门远远可望。十八盘尤如一把直梯,直抵南天门,其有上天之势。十八盘名不虚传,南天门可望不可及,真是有难于上青天之感。十八盘云梯虽然好爬,可一步一步地逐渐感到吃力,费劲、气粗、汗流,且气温越来越冷,刚爬过云梯,回过头来一看,好似悬梯,突然被一股寒气雾雨袭来,遮住了来路,只得继续上爬。



刚刚还是云开雾散,阳光普照,突然雾卷细雨蒙蒙,前不见路,后不见山,只能见方丈余之处,摸索着上行。泰山的气候,突变风吹雨打。真乃捉摸不定。慢慢地,艰难地爬上南天门,可四处是雨雾,数米之外难见人面,爬上南天门,真觉得是上了天一样舒适,好似成了仙,中间的升仙坊为界,下为慢十八盘,上为筑十八盘,全程79盘,1633级梯,十八盘山梯何为云雨变幻,原来以斩云剑为界,其下顺谷而下的寒云与谷下的暖云相遇而化雨。云步石桥,跨溪东西,凌架深涧,如弓似虹,人行如在天际。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山至此,风雨暴至,休于树下,逐封其五松为五大夫。“五大夫在秦时的二十级中第九级,实属不低。上了南天门,意即上了天,成了仙,可以俯视岱阴诸景,这儿有一小城阁,站在其城楼上,可谓:“门辟九霄、仰争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内置东岳大帝铜像。从南天门至碧霞祠有“天街”,其街道不宽,北依悬崖,南临深谷,险峻丛生。商店林立,全是纪念品和吃食,热闹非凡。



虽是风雨中,却别有一番韵味,碧霞祠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间,其泰山玉女铜像为明代铸造。这一段路虽是在雨中,但其路道平坦,如在天上行走,甚觉轻松,来到唐摩崖处,崖如刀削,其上有不少题刻,最著名者乃唐玄宗登山《纪泰山铭》,1008字,笔法遒劲,神韵十足,流连忘返。于是轻松上了玉皇顶,称级顶,也称天柱峰,是古代帝王登封泰山的地方,极顶石海拔高1545米,正殿玉皇大帝神像,东可望“旭日东升”,西可观“黄河金带”,好似真的上了天庭。其殿内旁有“古登封台”一嵌石,表明其意。帝王登封于此台。玉皇庙前有一无字碑,类似武则天在乾陵前竖立的无字石碑一样,可这无字碑远比武则天之无字碑早,是汉武帝登泰山时所立,碑高6米,宽1.25米,厚0.9米,其意显示自己“授命于天”,“功德无量”,难以用言语文字表述,故立此无字碑,让后人慢慢评说。后来武则天也依照于此碑,给自己立了无字碑。有人写了对联曰:“玉皇顶上瞻宇宙,无字碑里写春秋”,还有人对这极高处,题到:“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生绝顶我为峰”,其气势广阔,雄浑,感人至深。在这雨中,我亦写道:“水雾缥缈南天门,雨中信步玉皇顶,一鼓作气来极处,谁说泰山难攀登”。出得玉皇顶来到其东边,山高处有山石,上有题刻:“五岳独尊”“昂头天外”“雄峙天外”等,这些题刻真是震人心弦,日观峰东北麓,有一巨石向北斜上横出,似起身望海,故名探海石,石长6.5米,也称拱北石,处在这儿可远观东海。附近还有不少怪石,站在其上可接天。



在雨中返回南天门,不得已因路滑,雨大,不可步行下山,便与姜正华夫妇从南天门乘索道下到中天门,再转乘汽车下到天外村,时大雨倾盆,但还是不得已去了岱庙。岱庙,又称东岳庙、泰庙。古代帝王奉祀泰山神,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始建于秦汉,拓建唐宋,历代重修。按照皇宫城形式建造,城碟高筑,周辟八门,四角有城楼,前殿后寝,其主体大殿叫天赐殿采用最高规格建造,它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中国三大宫殿建筑。其规模自然宏大,其殿内泰山神“启跸回銮图”乃为文物瑰宝,其殿建于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



岱庙坊建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堪称“齐鲁第一坊”,其工艺、级别、形制可见一斑了。宣和碑上“万代瞻仰”,乃宋徽宗宣和元年(1124年)所立,其字当是宋徽宗写的了,东御座,又称“驻跸亭”,乃乾隆皇帝的行宫,内有秦丞相李斯小纂碑。“汉柏连理 ”传为汉武帝东封泰山时所植。其主干已枯,可上有新枝,其岱庙内,宽大,殿宇之多,由于时下大雨,诸多不便,又加之天将黑了,急于找住处,也就作罢。从早上七时到晚七时,一整天的劳累奔波,终于将泰山整个情况囊括于胸,甚觉满意。虽疲尤兴,虽饿尤充。

2007年5月游于此






何文明,营中外语教师,在县教育工会工作,工作之余喜欢写作,退休之后喜写游记,文风自然流畅,贴近生活,是一部行走的“活地图”。






营山文艺编委会

主 编: 晏良华

责任编辑:丁雪

微信编辑:何超、张文军

编辑委员会:丁雪、毛超群、李蓬、李建强、向俊颖、张建平、晏小平、雷小亚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营山, #汽车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